邵東縣水司:內提外降保供水
邵東縣水司:內提外降保供水
連日來,邵東縣天氣持續晴熱高溫,目前日供水量已超越去年的高峰期,達到了8.5萬噸,根據歷年數據分析,預計將增加6%左右,達到9萬噸。目前,邵東縣水司已做好應對高峰供水的各項準備工作,全縣用水均能得到保障。
8月2日下午3點,室外溫度達40攝氏度,公司安裝隊工作人員頂著炎炎烈日,在縣生態產業園民旺路拉通一根主供水管道,供水管網全線拉通后,可增加興隆二水廠(二水源)的生產能力,有效緩解目前邵東縣城用水緊張的局面,
公司現有兩座水廠、一座加壓站,包括興隆水廠、興隆二水廠和宋家塘加壓站(將邵陽市水司送來的水加壓后送往縣城),原日產3.5萬噸的龍潭水廠已于3月1日按環保督察整改的要求關閉。其中興隆水廠設計供水能力為1.5萬噸/天,經技改后現生產水量約2萬噸/天,已超負荷運行;興隆二水廠設計供水能力為4.5萬噸/天,因主供水管設計變更,城區管網配套建設還未到位,現生產水量約3.5萬噸/天;邵陽市水司向邵東供水約3萬噸/天(隨著氣溫上升,市水司將保市區供水,向邵東的供水量將下降,水源缺口將日益增大);當前合計日供水量為8.5萬噸。
為保障縣城30萬居民正常生活生產用水,邵東縣自來水公司圍繞“內提外降”,多措并舉保障供水:
內提,就是從完善基礎入手,加大設備設施更新改造,提高自來水的生產能力。從泵房改造升級做起,公司經理謝社平帶隊自主研發,在國內將稀土永磁同步電機應用于城市供水系統,節能20$以上,每年節約電費100多萬元,該項目獲“邵陽市科技進步二等獎”;其次是改造濾池,選用新型陶粒(萍鄉市東橋瓷廠)作濾料,濾池工藝性能大幅提升,濾后水濁度穩定達標,濾池反沖洗時間縮短,反沖洗周期延長;對沉淀池的斜板也進行了自主改造,加大了水處理能力。通過一系列技術改造,水廠的供水能力有了明顯提高,原來設計供水能力1.5萬噸/天的興隆水廠現生產水量達2萬噸/天。同時積極探索試用消毒新工藝,采用次氯酸鈉消毒方式,并加強了在線監測、水質預警、水質檢測等各項工作,全面提升供水水質。
外降,就是從管網管理入手,提高運行效率,“多管齊下”降低漏損。培養一支測漏維修隊伍,引進設備,對全城供水管網進行地毯式探漏檢測,發現問題,及時處理;實施DMA分區計量管理,合理調度管網壓力,防范爆管泄漏,通過夜間小流量監控,及時發現爆漏點及時搶修堵漏;加大管網巡視和稽查力度,及時發現處理消防栓漏水,依法依規打擊處理違章用水行為,規范供水秩序,減少自來水的浪費。
同時,公司積極采取了各項應急措施。一是科學調度,多次向市、縣和市自來水公司遞交報告,爭取邵向邵東供給水量;二是確保興隆水廠及興隆二水廠(二水源)滿負荷生產;三是水量不足時實行分時段供水(早晨6:30—8:00,晚上18:30—21:00)和分區降壓供水,以此保障居民基本用水需求;四是對除生活用水以外的其他性質用水實行限制。按要求環衛、綠化用水必須到指定的三個河道取水點直取,控制高耗水行業用水;五是禁止在消火栓上取水,違者一經查實,以偷水論處;六是開展測漏、打擊違章、偷盜用水,減少跑、冒、滴、漏現象發生,杜絕水資源浪費;七是加大宣傳力度,做好用戶解釋工作,引導用戶蓄水與節水,取得群眾理解和支持,避免引起社會矛盾和恐慌。
摘自:湖南水務
水廠應用實例